近期,海天味业(603288.SH)、中炬高新(600872.SH)、千禾味业(603027.SH)、加加食品(002650.SZ)四家“酱油股”相继披露了2024年三季报。
蓝鲸新闻记者注意到,整体来看,2024年前三季度,海天味业延续半年报营收、净利“双增”的态势;中炬高新虽同比扭亏但未增收;千禾味业在“0添加”概念红利期结束后,前三季度营收净利双降;加加食品亏损进一步扩大,净利润增幅垫底。
除海天味业外,其他酱油企业均出现营收下滑的情况,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酱油终端市场消费疲软。为应对挑战,头部企业不仅采取了多举措突围,还积极探索新的市场机遇。
4家“酱油股”3家营收下滑
2024年前三季度,海天味业、中炬高新、千禾味业、加加食品这4家上市公司中有3家营收下滑。三家业绩下滑的酱油股中,中炬高新收入最高,营收为39.46亿元,同比下降0.17%;净利润为5.76亿元,同比上升145.28 %。千禾味业位列其后,营收为22.88亿元,同比下滑1.85%;净利润为3.52亿元,同比下滑9.19 %。加加食品营收为10.36亿元,同比下滑14.92%;净利润为-0.68亿元,同比下滑166.58 %。
实现增长的仅有海天味业,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为203.99亿元,同比增长9.38%;净利润为48.15亿元,同比增长11.23%。
作为人们日常饮食中的重要消耗品,酱油等传统调味品与大部分消费品类相同,极度依赖渠道端的建设。
截至目前,海天味业一直是行业内线下渠道建设最完善的企业之一。但2021年以来,海天味业的经销商数量开始持续下滑,从2021年年末的7430家,下降至2023年末的6591家。截至2024年9月末,海天味业经销商总数6722个,今年以来净增131个。
或许是为了改善业绩情况,调味品牌们都在加速经销商布局,通过发力渠道来扩大市场销售范围。财报数据显示,截至第三季度末,千禾味业经销商数量为3424家,净新增174家;中炬高新经销商数量为2395家,净新增311家;
相比之下,加加食品的速度较慢。财报显示,加加的经销商数量在2023年仅有1526家,比2021年只增加了一家,且其主要覆盖范围还是华中和华南。
“零添加”红利渐退
酱油等主流调味品进入存量市场已是行业共识,如何寻找到新增长点成为调味品品牌共同面对的课题。
从产品来看,酱油依旧是上述企业的营收主力。海天味业的酱油业务占据该公司的半壁江山,实现营收103.38亿元,同比增长7.40%。紧随其后的是耗油,当期营收入达34.27亿元,同比增长6.38%。调味酱贡献了20.34亿元的营收,同比增长9.01 %。
近年来,海天味业加快了多元化进程,跨界了粮油米面、火锅底料、复合调味料、预制菜、饮品、雪糕等众多领域。
以2024年前三季度的数据来看,其他业务板块营收占比已升至16.69%,同比增长19.88%至31.66亿元,明显优于酱油、调味酱、蚝油三大业务板块的个位数营收增速。
但从行业竞争角度出发,目前海天味业切入的这些赛道,都已经有了稳固的头部玩家。比如火锅底料赛道有海底捞、天味食品;食用油赛道有金龙鱼、福临门,纯净水领域有娃哈哈、农夫山泉、怡宝,海天味业想在这些领域抢夺市场,也并不容易。
业内人士认为,海天味业的跨界产品,大多在利用现有的渠道资源或供应链资源去“跟随”热度,除品牌价值附加,竞争优势并不显著。
在海天“添加剂”风波后,千禾味业等主打“零添加”酱油的企业曾一度站上风口,但是“零添加”似乎并不是救命稻草。
前三季度,千禾味业最主要的两大产品酱油和食醋营收均下滑。酱油产品实现营收14.35亿元,同比减少2.44%;食醋实现营收2.87亿元,同比减少10.41%。
另一边,加加食品也在大力发展减盐、零添加等系列产品。但从加加食品的财报数据来看,“零添加”“减盐”的光环似乎也未能支撑公司业绩高速增长。
此外,中炬高新的酱油业务也面临挑战,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2.99亿元,同比下跌2.4%,占总营收的63.12%。鸡精鸡粉、食用油、其他产品分别实现营收5.08亿元、3.45亿元、4.89亿元,分别同比变动4.48%、1.94%、-12.94%。
千禾味业也在年报中提及市场存量竞争激烈的情况,“2023年,消费者对性价比的追求更加极致,市场主体为进一步抢占存量消费需求、竞争更加激烈”“主流调味品市场存量竞争更加激烈,企业进一步调整产品价格带,打折促销力度加大、频次增多”。
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表示,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消费者需求变化,各品牌需要加强产品差异化竞争的同时,关注市场动态和消费者需求变化,灵活调整营销策略。